全国创始船只反拉滑道下水体系在宜实验成功 船只坐“电梯”翻堤丝滑入水

来源:火狐体育官网在线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9-27 10:08:22

  船只先坐“电梯”爬上10米高的堤堰,再坐“电梯”丝滑下水。9月24日,在宜都绿色智能船只产业园,一艘长130米、重2000吨的实验船经过5小时的作业,安全平稳入江。这是中铁科工在全国创始的集成式船只反拉滑道下水体系,使船只下水全程可视智能、更安全可靠。

  现在,通用船只下水方法为侧滑式、倒滑式,需要把船厂建在水边,涨潮的时分船只出产就会受限。此次实验的船只反拉滑道下水体系完成了船只翻越堤堰下水。“这套体系的使用使船厂选址就不再受地理位置约束,让大型船只的出产制作更便利。”宜昌达门船只有限公司工程预备部司理明水林说。

  重达几千吨的船只怎么坐“电梯”翻越堤堰下水?船只反拉滑道下水体系交融了特种起重配备、重载运送配备、下水体系、智能操控办理体系四大中心模块,让船只下水进程更智能、丝滑。

  “船只先经过模块车坐上‘上行电梯’岸侧斜船架爬上堤堰,然后经过模块车转运搭上‘下行电梯’水侧斜船架,平稳滑入江中。”中铁科工轨迹公司副总工程师、工程部部长王承海说。

  在乘坐“电梯”的进程中,该下水体系精准核算和操控船只姿势,尽显“智能范儿”。“咱们采用了‘PLC协同操控+模块车编组运转’形式,使18台绞车在牵引斜船架时坚持同速同间隔,前后差错操控在10毫米以内,使‘电梯’的运转更平稳。”王承海介绍,配套的智能视频监控与传感器网络,实时监测各受力点数据,确保全流程可视化、数智化管控,大幅度的进步作业功率。

  “该体系不只破解了沿江、滨海及内陆船只制作中生态维护与防洪安全的两层难题,更可为船只基地制作晋级供给可仿制的配备解决方案。”中铁科工轨迹公司总工程师陈家乐说。

  据悉,宜都绿色智能船只产业园全面投产后,估计每年有60多艘船只下水。宜都市船只产业园项目和谐专班负责人徐晓宇表明,该船只反拉滑道下水体系的建成,将进一步提高产业园船只的下水功率,让园区的公共资源得以高效使用,助力园区加快打造长江中游绿色智能船只全产业链出产基地。(记者赵璟一、方勇华,通讯员兰亭秋)


最新文章
相关产品